、包商银行,中国第三家破产银行!
银行破产,其实早就有前车之鉴。
这次包商银行破产,是继海南发展银行、河北肃宁尚村农信社之后,新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三家破产银行。
从包商银行的规模来看,来头也不小。机构遍布全国 16 个省、市、自治区,客户约 473.16 万户,曾在亚洲银行 500 强排名第十位。
好端端的大银行,怎么就破产了呢?先跟大家扒一扒包商的内幕:
2017 年 5 月:包商银行大股东违法占款高达 1500 亿元,资不抵债超乎想象
2019 年 5 月:银保监会决定接管包商银行
2020 年 11 月 13 日:包商银行 65 亿元“二级债”本金全额减记,对未支付的利息不再支付
2020 年 11 月 23 日:银保监会批准包商银行走破产程序
无风不起浪,事出有端倪。可见包商银行的破产之路,都是有迹可循的。
银行股东在背地里搞阴谋,最终损害的还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银行作为国家金融政策的杠杆,也是市场投融资的主体,其铺设面越广,涉及的产业和资金越多,必然导致市场依赖性,同时,银行也是金融市场的中转站,对稳定市场信心,调控市场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银行越大,就越不能说轻易倒闭! 优点:如同投资一样,你所进行的投资整合越完善,那么你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小,虽然没有孤注一掷带来的收益大。银行也是一样,不同的产业在不同的时期,对资金的依赖度以及收益率的风险都是不同的,资金投放的主体部门只能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投放整合,一方面达到资金投放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优化市场,让资金的利用率和回报率都呈最大化! 缺点:由于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涉及的产业链越来越多,政策调控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越是这样,越要加大资金发放能力,一方面出于市场需求考虑,另一方面出于政治考虑!反过来,这种独孤求败的场面还会扭曲市场竞争,带来的一系列腐败和暗箱操作等,也就是狭隘性的垄断,在这方面大家可以看看如今社会对银行的态度就可以了。 其实银行太大,优缺点也是相应的放大,钱就是双刃剑,好和坏就在两边,越用力,好就越好,坏也就更加明显! 我只是简单的说明了市场依赖性和政策需求,调控需求等,这只是银行在宏观方面的作用,在民生体系,社会架构等方面,银行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所以事物不能只看一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