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
1、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的一大特征是传染性,能够通过U盘、网络等途径入侵计算机。在入侵之后,往往可以实现病毒扩散,感染未感染计算机,进而造成大面积瘫痪等事故。
2、破坏性:
病毒入侵计算机,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能够破坏数据信息,甚至造成大面积的计算机瘫痪,对计算机用户造成较大损失。
3、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不易被发现,这是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往往以隐含文件或程序代码的方式存在,在普通的病毒查杀中,难以实现及时有效的查杀。
4、可触发性:
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征。
传播途径有:
1、通过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病毒传播:如U盘、CD、软盘、移动硬盘等都可以是传播病毒的路径。
2、通过网络来传播:这里描述的网络方法也不同,网页、电子邮件、QQ、BBS等都可以是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的途径。
3、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弱点传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病毒利用应用系统和软件应用的不足传播出去因此这种途径也被划分在计算机病毒基本传播方式中。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3、潜伏性
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4、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5、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它试图通过修改其他计算机程序来复制自己,并试图感染尽可能多的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意外的程序,通常通过隐藏自己而在用户不接受的情况下运行。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一种可执行代码,与生物病毒一样,它具有自我繁殖、相互感染、激活和再生的特点。计算机病毒具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可以迅速传播,而且往往难以根除,它们可以附加到各种类型的文件,当文件从一个用户复制或传输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会随文件一起传播。
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
1.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中,当这个程序被执行时,病毒会破坏它,并且它很难被找到。
2.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仅具有破坏性,而且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变异,其速度是惊人的难以预防。
3.潜伏性,有些病毒就像定时炸弹,他们的攻击是事先设计好的。4.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些病毒软件可以检测到,有些根本找不到,有些则不时消失,变化无常,这种病毒通常很难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