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也称超级计算机,它采用了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体系结构,CPU由数以百计、千计的处理器组成,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大多5使用在军事、科研、气象、石油勘探等领域。
2、小巨型计算机(MiniSupercomputer),与巨型机相同,但使用了更加先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制造技术,因而体积小、成本低,甚至可以做成桌面机形式,放在用户的办公桌上,便于巨型机的推广使用。
3、主机(Mainframe),或称主干机、大型机。
4、小型计算机(SuperMinicomputer)
5、工作站(Workstation),指SGI、SUN、DEC、HP、IBM等大公司推出的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很强图形处理功能的计算机。
6、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也称个人电脑(PC机)或微型计算机,它们价格便宜、性能不断提高,适合个人办公或家庭使用。
计算机的分类:
1、超级计算机:通常是指由数百或数千个处理器组成的计算机,可以计算普通PC和服务器无法解决的大而复杂的问题。
2、巨型机:速度极快,容量大。 用于国防先进技术,空间技术,大规模长期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等。
3、微型机:在过去十年中发展迅速。 芯片的集成度每两年翻一番,性能提高一倍,价格降低一半。
4、小型机器:体积小,结构简单,设计和试用周期短,便于及时采用先进技术。软件开发成本低,易于操作和维护。
5、大型机:大型机使用专用的处理器指令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可以根据其用途、规模、体系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分为以下几类:
1. 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用于处理大规模科学计算、天气预报、核能模拟等高性能计算应用;
2. 大型机(Mainframe):用于高负载、高事务量的企业级数据库、事务处理、金融交易等应用
一、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分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和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两大类。
计算机又分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和单片型等。
1、巨型机。主要是从性能方面去定义的。
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以运算速度在每秒1000万次以上,存储容量在1000万位以上的计算机称为巨型机;也有人把运算速度超过每秒执行1000万条指令、主存储器容量达几兆字节的计算机作为巨型计算机。到了20世纪80年代,巨型机的标准则为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以上、字长达64位、主存储的容量达4兆-16兆字节的计算机。中国的银河计算机(III型),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基本字长全系统内存容量为9.15GB。1999年9月我国又研制成功最快的计算机一-“神威I”,每秒运算3840亿次。
2、大型机。20世纪80年代大型机的标准
是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到1000万次,字长为32~64位,主存储器的容量为0.5兆~8兆字节的计算机。
大型机多为通用型机,主要用于计算机通信网。大型机上所配备的软件也比中、小型机要丰富得多。
3、中型机。中型机的标准是计算每秒10万至100万次,字长32位、主存储器容量为1兆以下的计算机,主要用于中小型局部计算机通信网中的管理。
4、小型机。小型机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
发展起来的一类计算机。其一般特征是字长较短,存储容量一般不超过32K~64K。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其运算速度每秒可达100万次。
5、微型机。它是一种体积小、功耗低、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计算机。较早上市的微型机字长是4位、8位,后来陆续发展到16位、32位。目前,微型机已广泛地应用在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过程控制、小型数值计算以及智能终端、工作台等领域。常见的微型机系列机主要有:PC、PC/XT、PC286......等机型。
6、单片型机。又称“单片机”。单月不是在一片集成电路上制作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小容量的存储器(指只读存储器和主存储器),定时器和一些输入输出线。